十月初一用儿媳妇上坟么?
八月初一为鬼节,死者未满三周岁的后代,要用纸扎的“花替身”将其从出生至死亡所花费的钱财、用品,统统送到阴间去享用,同时烧一些黄表纸以尽孝心。送“花替身”的时间在初三这天晚上夜深人静之时,在十字路口焚烧纸扎的“花替身”,并烧一些黄表纸。当烧完“花替身”后,亲人要暂回坟地看亡者是否将所送之物全部收走,若未收完,则需再烧些纸钱,方能了结此心愿。
送替身时,扎一个纸人(男扎单数、女扎双数),用白纸封糊,再用黑笔写上亡者的姓名及出生、死亡年月日,称之为“八字”,并将纸人供在桌案上。供桌前要摆上供品,燃烛焚香。孝子及诸亲跪于桌前,烧化“命钱”,同时再焚烧“下边钱”,以及在供桌前烧纸糊的轿车和马匹,由道士为之诵经。
旧时送替身之风,盛行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清末民初时,齐鲁一带凡家中死了未满三周岁的孩子,便在家中设灵牌或灵位,以示孩子已死。在出殡之前,家中主事者用红布缝一布袋,内装五谷、纸钱、纸元宝、纸马等物,并扎上红布条,然后让孩子的母亲抱着孩子,由阴阳先生念咒语,把孩子母亲围在灵棚中央的桌子旁,桌子上面供着孩子的灵牌或灵位。此时孩子的母亲边哭边拍着孩子说:“我儿受罪去了!”阴阳先生念完咒语后,便把红布袋挂在孩子的母亲身上。这时孩子的母亲便不能下地了。第二天中午前出殡时,孩子的母亲抱着红布袋和孩子一起出殡。路上遇到有水有桥的地方,便把红布袋放在地上让水冲一下。直到进了城门为止。进城后先将灵棚摆在大街之上(现今省府大街),孩子的母亲跪在灵棚前烧纸哭念孩子。围观者络绎不绝。下午二时出殡,埋葬完毕后,阴阳先生把装着五谷的口袋挂在坟头上便走了。孩子的母亲回家后把剩下的东西扔掉。三天后孩子的母亲要到坟上烧纸哭念孩子。
解放后此风逐渐消失。
旧时鲁西南地区流行冥婚风俗。冥婚又称“鬼婚”“配死人”“还骨肉”“冥配”,是旧时人们为使死去的孤男寡女“完婚”,而将男、女双方一同合葬的一种旧俗。《曹县志·社会习俗》:“为死者作‘配偶’,厚葬而后以灰酒祭于野。”曹县庄寨镇一带的冥婚风俗略有不同:因妇女死后如无娘家亲属安葬视为无家可归的人,要为她找婆家(死者的墓就是婆家)。由主家出面,选定日子,写上“阴阳对”(男方女方姓名及生卒年份),再选定墓地。男女两家按照婚嫁礼仪行事。在娶亲时轿子前方要由一个20多岁的青年人拿一根杆子引路(俗称“打马杆”),后面跟着两个青年人抬着轿子;轿子后面跟着娶亲的人和嫁女的人家。到女家后,女方家人要出门相迎,然后摆酒席相待。男方家的主婚人与女方家的主婚人及亲属互换了位置后入席就座。酒过数巡之后上饭,男方家的主婚人将女方的父母请入洞房。此时引路青年人将一个用红纸包着的死者生前的衣服(内装五谷)放在门头上的水盆里边,随之女方家的主婚人把新郎的帽子传给引路青年人挂在新郎家的锅台上边(意即新郎已有了配偶)。然后由男方家的主婚人将死者的生辰八字交给女方家的主婚人(意即正式合婚),并商议结亲事宜。此时男方家的主婚人将一只大公鸡交给女方家的主婚人带走(意即压箱)。酒饭完毕男方家的主婚人与女方家的主婚人交换酒杯喝水洗手叫拜(意即结拜)。女方家的主婚人在堂屋地上放上筛子将一只大公鸡扔在上面再用手在鸡的身上拍一下表示将鸡
一、寒衣节是女儿给父母上坟吗?
在大部分地区,寒衣节并不要求儿媳妇去上坟,大多数情况下是儿子或者女儿祭拜自家的先人坟墓。寒衣节通常由儿子进行上坟祭拜,如果没有儿子,女儿也可以代为进行。寒衣节是民族风俗,各地有各自的习俗,主要由女儿和孙女们上坟送寒衣。然而,所有家庭成员都会一同烧纸币和冥布,遵循传统习俗。3.寒衣节中,。
二、为什么农历十月初一都要去上坟?
无论清明节还是寒衣节,儿子上坟的时间都是当天去,而出嫁的闺女一般要提前几天。提前的时间也要根据坟头的年限来决定,如果是新坟的话,也就是说还没有到三年忌日,闺女一般进了农历十月就会回去上坟。如果过了三周年祭日,那么闺女回家上坟的日子就可以晚一些,但一般也会选择在十月初一之前。闺女回家。
三、儿媳上坟好不好
可以。清明节儿媳是可以上坟的,因为嫁过去的儿媳就是公家的人了,所以要给公家的祖坟扫墓。而大部分地区在清明节都有出嫁女子不宜回娘家扫墓的说法。根据老一辈的人所说:“嫁出去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女性在以前,嫁过去就会随夫姓,所以不能算作是娘家的人了,自然也不能祭拜娘家的先祖,而是应该祭。
四、给父亲上坟,需要儿媳妇去吗?
但是法律却没有规定儿媳妇一定得参加,儿女不参加自己的父母葬礼,法律也没有特殊规定,只是从道德伦理上说不过去,这样会被街坊四邻的吐沫星子给淹死。所以说儿媳妇在没有特殊情况下,也是可以不参加公爹的葬礼的,只是儿媳妇得有承受压力的准备,OK!身体虚弱或者正在患病的女人不能上坟扫墓,若一定要去。
十月初一可以。上坟注意事项如下:一、必备供品:香烛、纸钱、水果、点心、素酒。二、最好在上午9点至下午15点之间进行。去坟地的时间不宜太早或太晚。十月初一时,天亮较晚,太阳落山也较早。上午9点至下午15点是一天中阳气比较旺盛的时段,有助于增强自身阳气。三、最好身上带一些红色。去坟地之前,。
2.在这两个节日中,已婚儿子通常会选择当天去祭拜,而出嫁的女儿则倾向于提前一些日子回家上坟。具体提前时间依坟墓的新旧而定,新坟(未满三年)的女儿多在农历十月开始便回去,而三周年祭日已过的女儿则可稍晚,但通常也会在十月初一之前。3.女儿回家的上坟日子还有讲究:若父母只有一方去世,应选。
儿媳妇在结婚后是可以去上坟的,尤其是当男方家中没有其他亲属可以承担这项仪式时。上坟时,应当准备酒食果品、纸钱等祭品,将食物供祭在逝者墓前,然后焚化纸钱。此外,还要为坟墓培上新土、修整坟墓,可以折一些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或者在上边压些纸钱、垫上砖头,表明此坟尚有后人,随后叩头行礼。
的确是更便于一个家族包含精神和物质的传承和管理。至于说道不能上坟的种种禁忌啊忌讳等等,则是后世无知民众对于以上文化的一些臆想和穿凿附会,更有甚者,衍伸出了:女人包括儿媳妇也不可上坟,女人不可和男人同桌而食,等等等等,则完全的是封建余孽文化了,现代人大可不必理会。
结婚后男方家有老人都不在家,儿媳妇能去上坟。上坟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修整坟墓,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垫上砖头,让他人看知道此坟尚有后人,然后叩头行礼祭拜。妇女和小孩们还要就近折些杨柳枝,将。
或者对规定的执行程度已经不如过去。此外,如果儿媳妇本身对上坟没有任何忌讳,并且婆家对她的到来没有任何不满,那么她也可以选择去上坟,具体情况取决于家庭的文化和氛围。总之,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应该尊重家庭的文化和传统,并确保不会引起家庭内部的任何不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