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大义原文释义

研几2023-11-06 08:20257 阅读17 赞

五行志第七上原文及翻译,五行志第七上原文及翻译

“初一曰五行(1);次二曰羞用五事(2);次三曰农用八政(3);次四曰协用五纪(4);次五曰建用皇极(5);次六曰艾(V)用三德(6);次七曰明用稽疑 (7);次八曰念用庶徵(8);次九曰向用五福(9),畏(威)用六极(10)。”凡。

五行大义原文释义

《九柏解读五行大义》研学笔记003

五行大义序(续)上仪同三司城阳郡开国公萧吉撰 原文:原始要终,靡究萌兆。是以圣人体于未肇,故设言以筌象,立象以显事。事既悬有,可以象知;象则有滋,滋故生数。数则可纪,象则可形。可形可纪,故其理可。

五行大义原文释义

《九柏解读五行大义》研学笔记004

五行大义序(续)上仪同三司城阳郡开国公萧吉撰 原文:若夫参辰伏见。日月盈亏。雷动虹出。云行雨施。此天之象也。二十八舍。内外诸官。七曜三光。星分岁次。此天之数也。山川水陆。高下平污。岳鎭河通。风回露蒸。。

五行大义原文释义

地支别论(一)《九柏解读五行大义》研学笔记013

第一释名就此分为二段 一者释五行名 二者论支干名 原文:子者,孳也,阳气既动,万物孳萌。《三礼义宗》云:“阳气至,孳养生。”丑者,纽也,纽者,系也,续萌而系长也,故曰孳萌於子,纽牙於丑。《三礼义宗。

第二辨五行体性(一)《九柏解读五行大义》研学笔记017

原文:第二辨体性 体者,以形质为名,性者,以功用为义。以五行体性,资益万物,故合而辨之。木居少阳之位,春气和煦温柔,弱火伏其中,故木以温柔为体,曲直为性。火居大阳之位,炎炽赫烈,故火以明热为体,炎。

五行名词解释

五行名词解释如下:1、简介:又作五行相胜,指木、火、土、金、水五种自然物质相互克制、相互制胜,是中国古代五行说的内容之一。隋代肖吉的《五行大义论相克》说制罚为义,以其力强能制弱,故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

第二辨 五行体性之火与土(三)《九柏解读五行大义》研学笔记019

原文:火曰炎上,炎上者,南方,扬光辉在盛夏,气极上,故曰炎上。王者向明而治,盖取其象。古者明王南面听政,揽海内雄俊,积之於朝,以助明也。退邪佞之人臣,投之於野,以通壅塞,任得其人,则天下大治,垂拱。

中医木生火 木克土名词解释

又作“五行相胜”,指木、火、土、金、水五种自然物质相互克制、相互制胜,是中国古代五行说的内容之一。隋代肖吉的《五行大义·论相克》说:“克者,制罚为义,以其力强能制弱,故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命理探源的原文选载

卷一 本原天干地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此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此为十二地支。《五行大义》云:支干者,因五行而立之,昔轩辕之时,大挠之所制也。

热门排行








精彩内容稍后呈现..
回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