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数9的来历

研几2024-06-18 04:05615 阅读88 赞

2022年九九歌节气 数九的来历

九九歌是中国传统农民歌谣,也叫“数九”或“冬九九”,是中国冬季民间的一种节气。它始于每年阳历12月下旬的“冬至”,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表示寒天结束,春天来临。这个习俗的起源没有确切资料,但至少在南北朝时就已经流行了。梁代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俗用冬至。

冬至数9的来历

数九歌的来历

数九是一种中国传统记录时间的方式,从冬至开始每过九天记为一九,共记九九,通常数九的前三九即冬至之后的头一个月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因此也有“冷在三九”、“三九寒冬”或者“数九寒冬”的说法。九九歌是民间的顺口溜,诗句中记述自冬至起每9天的物候变化,直至惊蛰为止。因中国地域辽阔,各地区数九。

冬至数9的来历

冬至数九的来历和风俗

所谓“数九”,是指从“冬至日”当天算起,九天为一个单位,谓之“九”,过了九个“九”,刚好八十一天,即为“出九”,其中“三九”时最为寒冷。从“一九”数到“九九”,数九结束,万物惊蛰,冬寒就变成春暖。在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为“至阳”之数,又是至大之数。“至阳之数”的积累意味。

冬至数9的来历

古人从冬至的第二天起开始数九,这习俗从何而来?

这更是古代人类长久经历寒冷累积的经验,所以古人就把冬至的第二天叫做数九,意味着寒冷的开始。关于习俗的来历确切的答案资料上并没有记载,不过数九具体在什么时候开始实施的,至少应该在南北朝的时候就开始流行了。当时“数九”的意思是说在冬季的九九八十一天内,天气都会比较寒冷,在这最冷。

数九的来历和风俗

数九是一种民间的节气,主要是从冬至开始,一九到九九,反映的是一个天气的变化过程,这个过程是从寒冷到春暖花开,数九是从很早之前一直流传至今的。数九又称冬九九,是一种汉族民间节气。数九从每年农历的二十四节气的“冬至”。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就写道:“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

数九从什么时候开始

进入“数九”,以后每九天为一个单位,谓之“九”,过了九个“九”,刚好八十一天,即为“出九”,那时就春暖花开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为极数,乃最大、最多、最长久的概念。九个九即八十一更是“最大不过”之数。古代中国人民认为过了冬至日的九九八十一日,春天肯定已经到来。

数九寒冬,九 从什么时候开始

数九的来历:“数九”又称冬九九,是我国流行的民间节气。“数九”从每年农历的二十四节气的“冬至”开始。此习俗在南北朝时就有记载。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就写道:“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数九寒天,就是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

数九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 数九寒冬中的数九从什么时候开始

数九的来历 “数九”又称冬九九,是我国流行的民间节气。“数九”从每年农历的二十四节气的“冬至”开始。此习俗在南北朝时就有记载。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就写道:“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数九寒天,就是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

数九怎么算?

我国民间将冬至后的81天划分为9个阶段,每一个阶段为9天,称作“冬九九”,也就是常说的数九寒天。数九寒天,就是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会慢慢变得暖和起来。实际上,是“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整整90天,数九计日。

热门排行








精彩内容稍后呈现..
回首页 >>